提高大雪松树成活率的新技术
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才有可能改善大树移栽的成活情况。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经验和教训,从种植季节、种植材料的选择、苗木挖掘、土球直径及修剪运输、种植前土壤的处理、种植穴尺寸、种植过程、养护期管护等方面入手,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提高大树成活率的技术要点,在此按照流程一一说明。
1. 种植季节的选择尽量选择在生长萌动或即将结束的季节移栽大树,因为此时根系再生速度快,树木易成活。南方以早春最佳,深秋次之,深冬最差;北方以大地解冻后的仲春为最佳,深秋次之。
2. 种植材料的选择选择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大树,在同一种类的前提下选择更适宜移栽地气候的品种。统一地区的苗源,应尽量选用苗圃移栽几年的苗木,避免使用山地苗或从未断过根的苗木
3.苗木的准备和运输
(1)苗木挖掘前2天灌足水,使大树的根系、树干贮存足够的水分,以弥补移栽造成的根系吸水不足。而且,根系周围的土壤吸收充足的水分后容易挖掘,土球在运输过程中不易裂开。挖掘时,土球直径一般为树木胸径的6至7倍,名贵树、常绿树及移栽成活率差的大树可适当增大到7至8倍,用锋利刀具或枝剪把受损的根系修剪平整并涂上生根粉,以使伤根尽快愈合。之后,一定安排熟练工人对土球和树干进行绑扎,谨防土球开裂或松散,树干草绳缚到第一分枝处。对光线敏感的品种,还应在树干上标记移植前树冠朝向,以便以后在施工时按原方向栽植。
(2)苗木在运输前为了减少体积便于运输及减少蒸腾量,要进行疏枝摘叶。传统的截干法使大树无冠无叶片会导致苗木无法进行光合、蒸腾作用,进而导致大树根系得不到新生的养分和因缺失蒸腾作用产生的动力而无法汲取水分,最终造成大树隐芽难以抽枝或抽枝后又枯死。要根据植株隐芽数量及寿命的特性来控制修剪量。如果隐芽数量多且寿命长的苗木,疏枝摘叶可在70%至75%,隐芽数量少且寿命短的苗木,疏枝摘叶量可控制在20%至30%。因疏枝造成的直径在4厘米以上的伤口,应用融化的石蜡封口后包扎黑色薄膜。起挖后的大树应尽早运输至移栽地,确因路途遥远时,根部草绳应喷湿,车厢应加盖保湿透气的覆盖材料,以减少水分损失。
4.种植前土壤的处理首先要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主要做法是:松土,增加有机质;地下增设透气装置;其次,要调节土壤中的水分,测量土壤的含水量,根据需要给水或排水,山坡地要作水土保持措施,低洼地要作阴沟,暗井或滤水层处理种植穴;第三,要对受病虫害侵染的土壤进行消毒处理或换土。 |